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60280(第9页)

今日大朝,一众公卿悉数到场。李令仪的车驾远远跟在皇帝銮舆后面,待行至朝议的大殿后,才有侍者下令落车,扶李令仪走至殿前,位列于百官的旁边。朝中人虽不满李令仪者大有人在,此时却没有人敢对她指指点点,甚至有几位臣僚还走上前来施礼问候。

李令仪也一一作答,不过她明白,这些人的恭敬姿态并非因她自身。她身后站着的到底是皇权。且薛琰被陆归私拘一事,众人也是疑虑重重。在没有弄清楚陆家是否想要一家独大之前,对于挑起事端、斡旋其中的她来说,也不必早早得罪。

随着行台大部队毗邻京畿,朝中的事务也比以往更加繁忙,再加上太子大婚在即,诸多事宜需要筹备,因此各部曹也是一脑门的官司,难见轻松之态。

魏帝既已上座,旋即望向站在吴淼身后的廷尉姜弥道:“廷尉,京兆尹一案审理的如何了,其中详情是否已经查实?”

姜弥上前一步,将卷宗与车骑将军陆归的自陈书一并交付给掌事内监,随后手执笏板,回答道:“臣已询问前京兆尹,并将涉事诸家盘问过,车骑将军亦有陈词,可谓三方各有所言。因车骑将军、京兆尹皆有从公开府之位,又俱是戚族,各有功勋。依照律法,二人皆在八议之列。因此臣不敢擅专,恭请陛下与诸公量裁。”

各方陈词摆在了魏帝的面前,魏帝先看了看薛琰的陈词,又将车骑将军所书略览了一遍,遂笑着望向与吴淼同立于前排的陆昭:“殿中尚书与车骑将军翰墨笔法皆秀于众人,只是殿中尚书独善于藏锋,车骑将军倒是不失意气啊。”

陆昭闻言后低首出列,拱手道:“臣惭愧。所谓高牙大纛,堂堂正正,攻坚而折锐。若藏锋敛锷,虽可出奇制胜,却如珠之走盘,以道学而论,终是有失。”

魏帝闻言自是一笑,旋即再点了一句:“高牙大纛固有一日之长,但珠之走盘,开始虽难见其妙,然探之愈深,引之愈长,自入堂奥。此非道学之论,而是人论也。”

陆昭明白魏帝的用意,魏帝看似在说翰墨笔法,其实是在借此加重兄长嚣张跋扈的印象,并且将她也描绘成一个城府极深之人,以此挑弄各家对陆家的警觉性。继而,魏帝便可在后续薛琰一案上占据从容之地,观看各家内斗。不过陆昭也断不能让此计得逞,闻言后假装老脸一红,再度拱手道:“墨法方圆既是天地方圆,陛下行堂堂正正之道,怀藏珠玉……”陆昭说至此处是特意顿了顿,转首看了看侧边的李令仪,随后继续道,“以朱墨圆绳,维规矩平衡之道,因此坐拥天下。车骑将军与臣唯有对陛下仰止高山。”

各家有各家的渠道,掌握宫城、长安城的是陆昭与陆归,李令仪奉皇帝诏令出宫私见太子也就不是秘密,甚至私下去见薛琰也不是秘密。见下方一种臣僚意味深长地相顾而视,魏帝也尴尬地笑了笑,旋即把话题重新调整到卷宗上:“渭河水汛,朕也十分忧心,日夜祈祷上苍,保佑黎民百姓。却不料这世上仍有怀私逆法之辈,堵塞官渠,甚至以此生乱。朕倒还真相亲自问问他,如此败事毁政,究竟是何居心!”

听到皇帝如此忿忿然,李令仪忽然心中大惊。那些卷宗她当然不必看也知道,多是攻讦薛琰之语。可是魏帝理应是与自己站在一起的啊?现在皇帝如此明确地表露出某种意向,甚至不惜跳过举证,亲自将一口大锅严严实实地扣在薛琰的头上,这无疑是在向所有世家发出信号——请肆意的攻击薛琰。

李令仪慢慢思忖,或许因陆家仍掌握禁军,皇帝不便流露出回护意向,因此率先出言降罪以此定论。这样薛琰或许罪不至死,而既然罪名已定,众人也没有再问责的余地了。不过眼下与薛琰达成协议的是自己,那些部曲和宿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是自己的私产,既然魏帝今日特别把她放在这个场合,应该也是希望她能够有所表态,树立威信。

想至此处,李令仪便出列言道:“陛下,孔子有言,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廷尉有言,应付八议,想来也是踵迹前贤。既然薛琰一案已付庭议,不若令诸公试论,以作公裁。”

李令仪此言一出,底下旋即有人嗤嗤笑开,姜弥一张脸顿时涨成猪肝颜色。所谓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乃是孔子说能够通过三言两语就能断案的,唯有子路了。姜弥也不知李令仪是不是故意的,但弄得他提出引入八议,好像是在怀疑皇帝的才能不配如子路那般,片言折狱。因此他连忙跪下道:“臣不敢。”

皇帝一时间也尴尬得有些下不来台,他并无近臣,又无陆昭那般诡辩之能。对于姜弥,他自然不能出言怪罪,对于自己带来的李令仪更是不能轻易流露出不满。无奈之下,魏帝将所有案卷向前一推,随后道:“既然付予八议,那便请诸公速速裁定。行台归来在即,宫室营造不利,大喜之日这长安天天衰声载道,朕没有孔圣作老师,诸公的那些世传家学难道也只配坐论玄虚吗?诸公,都加把劲吧。”说完命领班内监退朝,自己

拂袖而去。

殿中一众人恭谨站立,直到皇帝走出宫殿才纷纷回身,或聚或散。这些高位者无一庸类,听到李令仪话语中对薛琰诸多保全,也大抵能猜到对方打得是什么算盘,拿到了什么样的利益,一时间神色也是精彩纷呈。

陆昭默默收起笏板,诸色隐于眼眸之内,然而忽一回身,冰冷的视线落在了李令仪的身上。李令仪忙不迭地接了这一眼,只觉百尺寒刃自颅顶直贯而下,顷刻间摧毁了她仅有的意志,以及那原本可以平淡而富贵的一生。

第270章介入

皇帝既去,朝臣们也旋即移去偏殿议事。尽管皇帝已摆明了不想参与后续事宜,但面子上也要有所顾忌。薛琰一案,皇帝既已有一个基本论调,那么也不好第一时间在拿出来讨论。所幸朝中事务颇多,对于金城、武威等战役将士的封赏,以及参与夺回京师勤王劲旅的封赏,这几日都要敲定。

司徒吴淼所居最上,虽有陆昭、王峤等依次而坐,王子卿亦在列,薛琬则称病不朝。位高者虽然不发一言,但众人不乏议论纷纷,上首四人沉默地听着。

爵位、军功,这些都好说,依照故事援例即可,但是钱粮上着实要精打细算一番。长安方面不比行台,今时也不同于往日。当年行台粮草依靠各家捐输,背后也是因为行台本身与这些人家休戚与共,况且那时候大家的功劳还没有积累得那么多。如今长安方面接二连三地出事,皇帝与臣僚的不快,关陇世族因薛陆两家对立而造成的分野,即便朝廷可以号令四方捐输,但谁又能保证各方一定会遵守约定,不出差错,不凭依此事借机牟利?譬如朝廷出诏,但西北不打算出钱了,此事将要如何?

国库亏空仰赖世家,这本是寻常,但陆归、陆昭与北海公元丕夺回京畿之功太大。假使长安方面不管不顾地做出保证,一旦西北、豫州、汉中等某一方忽然反悔,拒绝捐输,赏赐迟迟不能下方,则会让将士们加重对中枢的不满。继而地方顺势邀买人心,使得地方更加脱离中枢的掌控。

“赏赐金钱或可比以往稍稍低些,不足之处,可用缣帛补贴。”一名臣僚对朝廷府库也是知悉甚多,不免建议道。

然而另一人闻言却佯作思考状:“武威太后与凉王遗体也将归都,保太后的丧仪至今也未办,之后治丧之事不得不考虑,届时若缣帛不足也是一桩麻烦。倒不知今上对此事是否已有所定论?”

许多事情很难公开讨论,需要通过很多小节旁敲侧击的去试探各方的态度。比如今上对于凉王之死的态度如何?对于武威太后是否会褫夺太后的名衔?毕竟保太后也已经亡故近两年,两位皆有从逆之嫌的太后要如何区分对待,谁该被尊崇,谁又要被贬抑?各方针对这些问题的意见通常也能表露出对宗室以及未来保太后的态度。

这些人尤其注意到了殿前奏对时李令仪的反应,她竟能不避嫌疑为薛琰求情,其中内情还在让人浮想联翩。继而又联想到太子日后执政,陆昭与李氏嫌隙必然更深,太子的态度如何?谁会胜,谁会败?在没有弄清楚李令仪那晚出宫背后的隐情,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作表态的。

因此此言一出,众人相继静默,然而片刻后又有一人出列发言道:“依卑职看,还是按寻常比例发放。若钱粮实在不足,还有土地嘛。”说完他又看看上首的四位长官。

这样的问题可称刁钻。四位长官都是各有各的立场,譬如吴淼,居司徒之位,但并非传统世族,也与战役大胜的参与者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在军功派里着实颇具威望。而陆昭则是门阀魁首,与战役大胜也是息息相关,其人是否想借封赏的事与中枢做权力上的置换还是偏向于收取土地实利也是值得玩味。

王峤倒没有什么置换权力的诉求,他虽想任职荆州,但中书监至荆州刺史也实在算不上擢升,与这次封赏关联却不大。不过王峤很可能想通过功劳换取在荆州土地上的赏赐,以助他坐稳这个刺史之位。最后是王叡,汉中王氏算是在东西两地双双开花,在函谷关东也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

高位者们的诉求究竟如何?几大门阀内部能不能先将头部利益置换好?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知道掌握河东粮草物运的薛家是不是可以轻易剔除的对象。

吴淼此时笑着看向陆昭:“我记得殿中尚书任女侍中时,便曾提出军功授田之策,国民也是受益良多。不知此次是否也可延续此政?若京畿、安定土地不足,是否也要转向函谷关以东筹划?”

军功授田因陆昭肇始,不过将土地授予非世家圈子里的人,通常也会引起当地世家的反感。当年之所以可以通行此政,是因为安定已经被凉王清洗了一遍,有大量空白土地是在陆家自己手里的。而天水县则因元澈大军过境,各家根本没有反对的余地,所以被元澈强施此政。

现在京畿附近和西北的闲置土地基本已经饱和,如今提出这个问题,也是要看看陆昭是否要借机直接瓦解薛家在河东的土地。

“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陆昭面对用心险恶的吴淼也随之报以一笑,“我只怕继续此政将劳而无功,以致殃祸啊。”

这样的表态已近乎拒绝。

陆昭所言乃是《庄子》中的一句,意思是古今不同如水陆不同,周国与鲁国的不同也如同船与车的不同。舟行于水,车驾于路,都是要因时施政,因势施政。既然不能因功授田,那么解决办法几乎只有世家捐输意图,薛琰因此也不会被大家轻弃。

陆昭也察觉到了吴淼的深险。直接瓜分薛氏的土地看似能解决中枢的问题,也符合各家的利益,然而一旦有了这种倾向,以后函谷关以东的世族都会对她抱有警惕。

陆昭不得不承认,尽管她与李令仪陷入了不快,但李令仪却像是此次事件的一个凭依,让各家都有了清晰地发力点。说实话,薛琰是死是活,以何论罪,并不是她本身所关注的事情。此时抬薛家一手,也是顾虑函谷关以东世家的想法。虽然她与他们不能结盟,但于公于私,她都必须对这些人家保持尊重。她当然明白李令仪也是考虑到了这一方面,才私下去找薛琰大打包票,去侵吞薛家的力量。

今天成功阻止警校组团灭了吗?  邪王逼婚:抢来的宠妃  一世歌之王妃不回家  科举养崽日常  江辰唐楚楚  直到你喜欢我为止  星光入怀  本王不是妻奴  醋意温柔娱乐圈  快穿之冷门文,你怕了嘛  公主,将军来了  娃娃亲  她的锦鲤先生  你看起来很有钱  全城告急:江少他又被宋律拒婚了  在求生综艺里靠养崽翻盘  另类人生:从孤儿到黑道大哥  黑科技学霸  鸿帝归来  重生之一笔封神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玄幻爽文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扇星门,从而沟通一颗星辰,直至,让九重天上,都有自己的武命星辰,化身通天彻地的太古神王。亿万生灵诸天万界,秦问天笑看苍天,他要做天空,最亮的那颗星辰...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抢救大明朝

抢救大明朝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总裁大人超给力

总裁大人超给力

嫁给我,我可以替你报仇。陆白,亚洲第一跨国集团帝晟集团总裁,商业界最可怕的男人。传闻他身后有着最庞大的金融帝国,身边从未有过什么女人,传说他是夏儿想,管他呢,安心地做她的总裁夫人虐虐渣最好不过了。只是婚后生活渐渐地不一样了,看着报纸上帝晟总裁的采访,安夏儿方了你你你什么意思,不是说好我们隐婚的么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