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标的谕旨下达,引得户部上上下下怨声载道。
侍郎以下的官员都找到夏元吉诉苦:
"原尚书,洪武二十五年刚刚编造完黄册,现在才过去六年,又重新编造,这还让人活吗?不是说好的十年一造吗?"
夏元吉一向是不好惹的,当即回怼过去:
"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有胆量找陛下抱怨去,跟我说一丁点用处也没有。"
每次编造黄册,国子监的监生都是主力,他们有五千人之多,被分派到全国各省监督核查。
他们不是官,不是吏,长达一两年的外放没有任何报酬,仅仅发放口粮。
朱标的谕旨下达之后,国子监里哀鸿遍野,纷纷去找国子监祭酒告假。
告假的理由出奇地一致——病了。
祭酒训斥道:"病了就能告假吗?休想!除非病死了,否则一律不许告假。"
一个王朝,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土地和人口,清查土地和人口是每一个王朝的头等大事,因为那就是赋税征收、徭役摊派的依据。
古代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和户籍制度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
到了汉朝时期,人口普查已经成为一项完整的制度。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采用"大索样貌"的做法,类似于现在的身份证。
到了唐代,"手实"是制定户籍的主要依据。
明朝采用的是"黄册制度",相比前朝,黄册制度更详实更严谨。
一个小黄册,却掌握数以亿计生民的命脉,这是大明王朝一直在做,却一直突破不了的卡脖子技术。
黄册制度的失败,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失败,而且是明朝的失败。
徐达攻破元大都,第一件事就是封锁元朝户部衙门,将天下户籍册封存在数百个大木箱中,派重兵送往南京。
朱元璋如获至宝,亲自监督拆箱,并将户籍册放在祖宗的牌位四周,高高供起。
然后花了十多年的谋划,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大造黄册。
这个大造黄册,就是全国的人囗普查和土地清查。
每一百一十户一个总册。
配合里甲制度,记载人口数和固定财产,把民众分为军、民、匠三等,按记载的内容安排赋税征收,徭役征发。
册子的封面为黄色,一式四份。户主一份,县里一份,府里一份,南京一份。
为了保险起见,南京的那一份就存放在玄武湖湖心的岛上,并且派重兵把守。
对于黄册,朱元璋可真是太上心了。
每次大造黄册,他都亲自主持。
尺寸多大,纸张选用何种材料,字体多大,全都做了严格规定,训令后世,每十年大造一次,更新内容。
他的后辈很听话,基本都遵守了。
快穿:娇软万人迷又被强制爱了 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 穿越!小公主下山大闹皇宫 【HP】小獾獾的学习日记本 滚!东山再起你是谁? 离婚后,傲骨前妻终日懊悔 穆黎传 连生三女,被重男轻女婆母赶出门 来自2030 废材大师兄:睡觉就能变强 长生太上皇,与国同寿 什么?玩游戏也能救老公 从盗墓开始小哥携崽崽穿越记 都有系统了,谁还谈女朋友 说好断绝关系,你们后悔算什么? 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 弃妇二嫁,绝嗣王爷又能生了 傻子王妃闹朝堂 穿书之魔尊徒弟请饶命 小姑娘怂萌嘴甜,宋爷弯腰轻哄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 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 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 来自现...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
...
朱慈烺此贼比汉奸还奸,比额李自成还能蛊惑人心!闯王李自成立马虎牙山,遥望东南,感慨万千。慈烺此子忤逆不孝,奸诈凶残,简直是曹操再世,司马复生,让他当了皇帝,全天下的逆贼奸臣刁民一定会想念朕的!大明崇祯皇帝于明孝陵前,痛哭流涕。我冤枉啊!我洪承畴真的不是朱贼慈烺的内应,我对大清可是一片忠心啊!大清兵部...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