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百二十章 人人怨嗟欲求活(第1页)

1791年2月初,就在全国人民......咳咳,就在全北海镇人民猫冬之际,岛国九州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逃民事件”,震动了幕府和关西诸藩。

要知道目前整个九州岛的人口总数才三百二十多万,而参与了这次逃民事件的农民人数就占了十分之一。这次农民们用脚投票的行为,与其说是因为“谣言”由南到北的风传,不如说是因为诸藩的盘剥和压的透不过气的年贡,农民已经快活不下去了。

说句有些人不耐听的话,十八时期的带清农民只要不闹灾,别打仗,就已经算是东亚最幸运的农民了,最起码他们还能吃饱。

可是像李朝、岛国这些国家的农民,简直就是活在地狱里,名为农民,实为农奴。这些人日夜勤耕,然而一年所得的七八成都要交税,根本不足以养活父母妻子。

别看阮福映在安南那边名声不错,可他对治下农民的压榨也就比西山朝轻了那么一点点。虽说湄公河平原盛产稻米,可广南的老百姓吃的都是芋头,大米都要给阮福映拿去换军火。

反观岛国这边,自天明饥馑这几年来,关西各藩不仅没有降低赋税不说,反而一再将产出的大米运往江户大阪贩卖牟利。虽然松平定信在“宽政改革”期间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可农民依然食不果腹。

说白了,幕藩体制的特点决定了岛国各地的经济政策。为了限制手下大名的实力,幕府就得让他们承担繁重的“奉公”任务,包括参勤交代、江户藩邸的开支、军役、普请、在江户城内各门的警备、江户城中的消防及接待由京都派出的勅使等等。

即便是南面管理萨摩诸藩的伊达村常也一样。松平定信为了分化仙台藩,特意请海狗公方册封伊达村常为萨摩藩主。伊达村常虽然不必鸟德川幕府,可他每年都得回青叶城“参勤交代”。

如果某位大名不想遵守,除了削封换家主,便只有造反一途。问题是就算造反赢了坐上将军宝座,在闭关锁国的小农经济的前提下,他还得玩这套,没得选。

德川幕府如此,仙台藩更是如此。当然了,北海镇也没心思去帮着仙台藩变更封建体制,就这么着挺好。

事件的起因源于一场熊本藩的芦北町和相良藩的球磨村、津奈木町村就耕地发生争议,幕府评定所判定实施“地押检地”,也就是对两藩所属的三个村子争议的土地进行重新丈量清查。

岛国自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开始,一直到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总共经历了五次全国性土地清丈,分别是庆长检地、宽永庆安检地、宽文延宝检地、元禄检地、享保新田检地。而自享保检地之后,幕府便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不过小规模的检地仍然在各地进行。

当初享保新田检地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当时的困境,期冀通过增加年贡收入来缓解财政的拮据,尽可能多地从这些开发的新田中收取年贡。德川幕府将天下的农田定为七个等级,即上等、上之下、中等、中之下、下等、下之下、隔离地这七个级别。

被定完级后,如果发生水旱灾造成歉收,想去跟代官申诉的话......活该!该交多少还得是多少,少一粒米都不行!即便如此,老百姓还是低头认命,反正这年月岛国农民的日子活的就跟农奴一样。

谁知熊本藩的藩主细川齐兹派遣的役人河井德兵卫为了一己之私,在清丈完土地时只让同行的下属操作,完全不让村子里的百姓插手,导致土地丈量过后,芦北町的年贡负担增加了四千俵大米。

问题是这都冬天了,就算是要提高年贡也可以等到明年再说,给老百姓有个准备。结果河井德兵卫命令芦北町立刻就要补齐这四千俵。除此之外,这厮还强行征收町内被免除的酒铺税,搞的怨声载道。

芦北町老百姓当然不干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可要是南边没有北海镇占的那三个郡吧,这些农民最多就是去长崎的幕府奉行所请愿。而幕府最后的处罚一般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河井德兵卫该治罪治罪,老百姓以民告官,反了你了,流放!

不过当村民们在商议的过程中,某些人将自己听来的关于南面三郡的传闻一说,大家立刻就炸了。什么!还有另一种活法?

经过一番讨论,有人提议告官神码的还是算逑吧,天下乌鸦一般黑。干脆大伙集体偷渡去南边,那四千俵大米让混蛋老爷自己种去吧,俺们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了!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北海镇统治下的三郡已经和其他地方完全变了个样。相比岛国其他地区的农民而言,三郡的农民不啻于活在天堂。

自从北海镇实际控制了南九州三郡后,便开始实行“三公七民”的正项年贡,除此之外再无杂税,即便是征发徭役也会发钱。不仅如此,民政设在三郡的乡政府还开放山林,允许老百姓进山打猎,只是伐木需要报备。

去年年初的时候,民政部考虑到伊佐和菱刈二郡山多地少,产出贫瘠,干脆就鼓励农民开展家禽养殖,主要就是萨摩鸡,这是另一时空里萨摩地区的特产,出栏时间只有60天。民政部派遣人员挨村进行养殖培训不说,还通过北海商社提供无息贷款,等牲畜出栏后全部敞开收购。

去年六月,一家大型的肉类加工点在出水郡阿久根麓建成,并雇佣了近千人。所有收购来的鸡都会被送到此地,分割冷冻后再运往北海镇。

有了无息贷款和收购保障,农民们便开始试养,等两三月后看到那些养鸡的家庭挣到了钱,所有老百姓的热情一下高涨,家家都开始养鸡。

之所以要这么做,其实还是为了给士兵和治下的老百姓补充肉食营养。当北海军的兵员总数达到了5.5万,并且将会继续上升的势头,也导致部队每天光是肉禽蛋的需求量就是好几吨,更别说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移民工人和学校的孩子同样需要增加营养。

四合院:刚得系统,贾家逼我接济  明末逐鹿天下  青蛇神探  万诡横行,最强竟是我自己  60后的黄粱梦  魔主  逍遥诸天,送易小川进宫开始  联盟:重生s7,亚索砍翻skt  我是虚构史学家  一天一亿抖币,我为什么还这么穷  跟着姓名学国学  靠生子宠冠后宫  从念动力开始的诸天旅行  天门神幻  风流山村野医  赤胆特工  断绝关系后,我掠夺假少爷的天赋  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  都献祭速通了,谁还苦修功法啊  西游:截胡猴子,赐他混沌法  

热门小说推荐
武林店小二

武林店小二

江湖日报讯肯麦郎连锁客栈享誉大明各府,其总部却是京城一家名为来福的小客栈。来福客栈在江湖上大名鼎鼎,即便费用高昂,上到各派掌门下到江湖游侠,都挤破脑袋想去来福客栈吃顿饭。记者有幸请到武林盟主,揭开来福客栈的秘密!来福客栈日常一幕少林方丈,你怎么吃饭不给钱啊?偶弥陀佛,出家人身无分文,这顿饭可否算作化缘?不行!武当掌门没钱吃饭,还在后院洗碗呢!你若不给钱,就去洗茅房!来福客栈日常二幕丐帮长老,瞧你样子就没钱吃饭,你来客栈干啥?听闻来福客栈可以拿东西抵押,我这里有本上乘的秘...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乱世情歌:农门女将

一朝重生,亲爹从军阵亡,亲娘病死,留下体弱的弟弟和青砖瓦房几间。无奈家有极品亲戚,占了我家房还想害我姐弟性命!幸得好心夫妻垂帘,才有这安稳日子过。偶然山中救得老道一位,得其倾囊相授修得一身好武艺。骤闻亲爹消息,变身潇洒少年郎,入了天下闻名的孟家军,立军功当将军,可是那个总阴魂不散的小王爷是要搞哪样?虾米?威胁我?...

特种岁月

特种岁月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大话之神

大话之神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