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
韦家那边说平整了,官厅大老爷这边也没意见,迁坟动土之前还得有一番准备。窝囊废回到警察所,先找虾没头和蟹掉爪两位得力干将商量。蓄水池警察所人多嘴杂,说话不方便,费通自掏腰包,请他们哥儿俩到小酒铺中叙话,自己有什么地方想不周全,也好让他们俩出出主意、想想办法。俗话怎么说的?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虾、蟹二人见巡官大人自掏腰包请客,也觉心里高兴、脸上有光。三人大摇大摆直奔小酒铺。说去哪家?没字号!就在把着西关大街路南,有这么一处外明里暗的小门脸儿,归拢包堆三四张油渍斑斑的桌子,围几条长板凳有高有矮。酒无好酒,菜无好菜,全是又便宜又简单的东西。凉菜像什么炸花生、拌豆腐、姜末松花、麻酱黄瓜,都提前装好盘子在柜台后头摆着,谁买谁端走;热炒无非是烧茄子、烩白菜、炒土豆丝,最多来个辣子鸡丁,这就到头儿了。你说我要个软炸虾仁儿、糖醋活鱼、清蒸蛤什蟆、江米酿鸭子、脱了骨的扒肘子,对不起您哪,不预备,想吃这些东西,上城里找大饭庄子去。来此喝酒的全是穷老百姓,睁眼就欠着一天的饭钱,花上十个八个大子儿,还得喝美了、吃饱了。您还别嫌次,这就算好的。有的小酒铺连菜都不预备,也没有桌椅板凳,一进屋迎门儿就是柜台。喝酒的来了,在柜台跟前站着喝,掌柜的身后一排酒坛子,上面挂着酒提,喝多少打多少。没有好酒,全是小烧锅、小作坊里自酿的烧刀子,打在杯里浑汤子相仿,又辣又烈,喝下去当时就烧心。酒量小的来上一口,一脑袋能栽那儿,不是因为酒本身的劲儿大,里边加了砒霜。别看砒霜是毒药,也得分怎么加,加多了是谋财害命,加少了可以给酒增加力道。酒铺老板每次到烧锅打酒之前,用毛笔蘸砒霜在酒坛子里边横竖画一个十字,再把酒倒进去,劲头儿就翻倍了,也分不出是酒劲儿还是药劲儿,反正能过瘾就行。下酒的东西无非是花生、豆腐干、老虎豆儿,其余的一概没有。来这儿喝酒的全是穷得叮当山响的苦大力,拉了一天胶皮,或者扛了一天大包,过来解解馋。其中还不乏卖浆吃饭的,在过去来讲叫“卖浆”,说白了就是卖血。这些人虽然穷,酒瘾可不小,好不容易攒了俩大子儿,够买酒可不够买菜的。他们也有主意,有的随身带一个木头楔子,喝酒的时候嗍一口楔子,喝一口酒。他这木头楔子不是家具上拆下来的,而是酱菜园里用来封酱菜缸的楔子,上面多少蘸了点儿酱菜味儿。还有的酒鬼,从家里带面酱来下酒,就捧在手心儿里,打家出来一路举着手来到酒铺,看见熟人都不打招呼,怕酱撒了,到时候舔一口面酱,喝一口酒,酒喝光了,手也舔干净了。另外,还有的人常年兜儿里揣着块水果糖,平时舍不得吃,喝酒的时候拿出来,舌头尖儿舔着糖就酒,喝完了再用糖纸包好,下次喝酒再用,这一块糖够舔半年的。
咱再说费通三人进了这家小酒铺,挨墙角找了张桌子,俩凉俩热要了四碟儿菜,一人面前一个白瓷杯,二两老白干正好倒满,三个人一起捏咕迁坟这件事。这虾没头和蟹掉爪一向狐假虎威,自打费通当上巡官,他们俩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成了费通的左右手,那可真是十冬腊月穿裤衩——抖起来了。没等费通说话,虾没头先捧上了:“二哥,咱不说别的,那老韦家多大势力,动人家的祖坟,整个天津卫除了您,谁还有这么大面子?”蟹掉爪不能让虾没头抢了风头:“我说老虾米,你这话说得我不爱听,老韦家的坟算什么?我实话告诉你,就是皇上老爷子的坟挡了咱的路,那也就是费二哥一句话的事!”
这俩你一言我一语、一逗一捧,跟说相声似的,把个窝囊废捧得如同腾云驾雾一般飘飘忽忽。费通端起白瓷杯喝了一口酒,酒劲儿往脑袋上撞,忽然想起找这俩货来还真有正事要商量,当即定了定神:“得了,你们俩先别聊这个,咱得说说正事,看看这迁坟的活儿怎么干。”虾没头一拍胸脯:“二哥,怎么干还不得听您吩咐吗?您指东我们不朝西,您让我们打狗我们不能撵鸡啊!”蟹掉爪也不闲着,夹了一筷子松花塞进嘴里:“没错,我们这叫唯马首是瞻,听天由命!”费通心想:“这他妈哪儿跟哪儿啊,真要听了他们的,什么事也干不成,看来大主意还是得自己拿。”
当下在酒桌上部署了一番,他让虾没头出去找干活儿的民夫,别一个一个找,直接上公所找那些帮闲打八岔的。再让蟹掉爪去南门口找崔老道,找老道干什么呢?先选黄道吉日,定下起坟的时辰,当天动土之前,烧黄纸、洒净水、焚香念咒,这一整套过场必须有道门中人来做,没他们坐镇,总是差点儿意思。崔老道对此了如指掌,找他再合适不过。蟹掉爪却把脑袋一摇,告诉费通,甭去了,崔老道不在天津城,听说他头些日子在人家大宅门儿里作法,一不留神犯了口讳,让人打成烂酸梨了,后来躲到外地避风头去了。不过不要紧,天津卫不止他一个老道,没有崔老道这个臭鸡蛋,照样做得了槽子糕。费通让蟹掉爪上吕祖堂找一个道士,定下黄道吉日。吕祖堂里供奉的是吕洞宾,虽然说庚子年闹义和团,把这座道观当成了总坛口,折腾了一溜够,香火已大不如前,但老韦家是天津八大家,吕洞宾可是八仙,请八仙来办八大家的事,必定马到成功。想到此处,费通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太高明了。他又拉了个单子,办齐一切应用之物。话说回来,买东西、雇民夫、请老道的钱,可不能从那二十三块银元中出,这得找上边另要,自然少不了又是一番克扣。
有书则长,无书则短,转眼到了正日子,费通一早带领手下一众巡警来到韦家大坟。这一天响晴白日,万里无云,坟地边上看热闹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风不透雨不漏。天津卫闲人多,有事没事都爱凑热闹,马路上出点儿大事小情,看热闹的人不动地方就能围观几个时辰,完事后还得议论半天,这一天算是有交代了。蓄水池一带住的绝大多数是穷苦人,赶上这么个节骨眼儿,谁不想看看大户人家祖坟里埋的是什么?头一天费通已经派人在坟地边上搭好了一座棚子,门口设一张供桌,上摆香蜡纸码、净水铜铃。棚中还有几张八仙桌子,围着条凳,桌上几盘水果点心,这是给韦家人准备的,吃不吃也得摆上,这叫热汤面不上桌——端着。棚子旁边另有一张长桌,桌子后头坐了几位穿长袍、戴眼镜的老先生。这是从附近学馆请来的,各带笔墨纸砚,由他们负责登记。从坟地中起出棺材,得按照《坟茔葬穴图》逐一对上号,缺一件短一样也不行。棚外还站了三十个人高马大、精强力壮的民夫,全是虾没头从公所找来干活儿的。众人面前有一排大水缸,这可不是喝的。韦家有钱有势,《坟茔葬穴图》上标得清清楚楚,埋在坟中的大棺材全是上等木料,历年虽久,却完好无损。但是后来成了乱葬岗子,什么人都往里边埋,棺材多为一寸来厚的薄皮匣子,或用破席子卷了,其中的死人侥幸没让野狗掏了,至今也仅余骸骨,倘若有家主来认领,这边给挖出来,自行抬走掩埋。还有很多没主儿的坟包子,挖出的尸骨也不能乱扔,装进水缸集中掩埋。干活儿的民夫身后是几位婶子大娘,费二奶奶也在其中,带着大笸箩,上边盖了棉被。笸箩里是从馒头铺定来的馒头,一个个又大又圆小皮球相仿,还有酱牛肉和咸菜条。等一众挖坟的民夫干累了,拿这些当晌午饭。另有一口大锅,锅里是提前熬好的小米绿豆粥,旁边支着个炭炉,炉子上烧着开水,干活儿的渴了,边上有大海碗,往碗里抓一把茶叶沏上开水,这就能喝茶。费通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费二奶奶从家里叫来管民夫的伙食,赚点儿小钱不说,主要是还能克扣几斤酱牛肉,够自己回家吃十天半个月的。
费通还真是当巡官的料儿,的确想得周到,上上下下布置得有条不紊,谁来看都得挑大拇指,称赞一声“得体”。一干人等各归各位,严阵以待,如今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谁是东风?窝囊废?他充其量是一幺鸡,东风说的是韦家后人,主家不来,这坟不能动。到了约定好的时辰,韦家一众人等到了。当家的老爷子不能亲自出面,儿子、孙子里选这么几个精明能干的,穿着西服革履,坐着汽车来到坟地边上。费通赶忙迎上前去,亲手拉开车门,点头哈腰,做足了礼数,引入棚中落座看茶。简单客气了几句,主家一点头,棚子外边马上开始放鞭炮,这边的二踢脚“叮当五六”也点上了,从吕祖堂请来的老道开始作法。常言道“穷不改门,富不迁坟”,说的就是迁坟之事不可随意而为。无奈官厅有令,“韦家大坟”不动不行,胳膊拧不过大腿,反正迟早得迁,还不如给个顺水人情,但是必须得有面子,不能让外人觉得韦家的势力不比从前了。既然要迁坟,那就得按老祖宗的规矩,摆案上香,烧黄裱、洒净水、摇铜铃,祷告先祖动迁原因,迁往何处,祈求老祖宗保佑世代平安。话说老道走完了过场高喊一声:“吉时已到,起坟!”韦家后人虽然穿着西装革履,可这种事还得依着老祖宗的规矩,面冲大坟齐刷刷跪成一排,磕上四个头,得给在场的老百姓瞧瞧,别看祖坟已然无人打理,但我们韦家全是孝子贤孙,礼数绝不能少。磕完头站起来扭身就走,其余的事人家就不管了。
这时候可就看费通的了,只见他一声令下,三十个大小伙子把身上的小褂脱下来,亮出一身的疙瘩肉,手心里吐了两口唾沫,抄家伙这就准备干活儿。前文书咱说了,韦家大坟的坟头不下几百座,可不能逮哪个挖哪个,必须按照葬穴图上的顺序来,有长有幼、有先有后。韦家抬过旗,在大清朝的身份地位比汉人高,科举考试有优待,打官司有偏向,就连坟穴也是大有讲究。汉人多为平排式,正中为祖先,后代则往两侧平排延伸。旗人通常是三穴连珠,前头一个后头俩,构成“品”字形。或者五穴连珠,中间是祖坟,两边各埋妻妾儿女,这叫燕别翅。如果说再往后埋,就要顺着“翅尾”打坑,讲究“男靠明堂女把边”,左穴位为明堂,右穴位为边。可也不是绝对的,比方说原配夫人没有子嗣,偏房夫人倒是生了个儿子,偏房死后就可以埋在明堂的位置,原配夫人则埋在右边,把丈夫夹在中间,这叫“夹葬”,民间也有个俗称叫“挡风”。过去常有妇女跟孩子说,“将来我去给你爹挡挡风”,这个话就是这么来的。
闲言少叙,只说众人按葬穴图先找到韦家先祖的穴位。这个大坟头在坟地尽里边,如同一座小山,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坟上的荒草老高,石碑也倒在一旁。据《坟茔葬穴图》记载,这座大坟中陪葬的珍宝最多。当初商议的时候,韦家提出过条件,别的坟无所谓,单单这座坟,起出棺材之后,必须把虫蛀、渗水的地方补上,刷一遍大漆,再换一条陀罗尼经被。他们家之所以发迹,全凭这位老祖宗保佑,如今动土起棺,顺带让老祖宗舒坦舒坦。
此时此刻,窝囊废的相儿可大了,坟地里里外外这么多人,全听他一人调遣,众多百姓面前,这可是露脸的机会。他指手画脚命令一众民夫,先将坟前倒掉的石碑抬到推车上,铲平了坟头再往下挖。众民夫甩开膀子一通猛干,九河下梢的地皮浅,挖不多久,坟里的水就渗出来了。这些个壮劳力赤着脚、蹚着浑水挥镐抡锨。费通站在坟坑外边看着,心说:“这些小伙子真不白给,干活儿不惜力气,照这个意思,用不了几天即可完工,只等到时候点票子、数洋钱了。”正得意间,只听挖土的小伙子里有人叫了一声:“哎哟!碰上硬茬儿了!”
3
在场的众人一阵骚动,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全把目光投了过去,但是挖开的坟坑里积满了黑水,什么也看不见。费通问刚才喊话的那位:“碰上什么硬茬儿了?”那位也说不出是什么,铁锹碰到个东西,说是棺材又不太像,因为格外巨大。当时还没有抽水泵,只得从坟坑侧面挖开一道土沟,将没过腿肚子的泥水引出去。众人这才看明白,坟中是一尊漆黑的巨椁,看那个头儿足能装下两三具大号棺材。
费通直嘬牙花子,《坟茔葬穴图》上有记载,坟中有一套棺椁,外椁内棺,没想到是这么个庞然大物,这得有多沉?他不能显得手足无措,高声招呼一众民夫:“哥儿几个哥儿几个,受累多卖卖力气,完事儿咱白面馒头、酱牛肉敞开了吃,管够!”
找来这些干活儿的民夫,个儿顶个儿的棒小伙子,全是帮闲的,又叫打八岔的,什么手艺也不会,凭身上的力气挣饭吃。平时挣不出仨瓜俩枣儿来,轻易吃不上细粮,一听说有白面馒头、酱牛肉,那简直是过年了,一个个直咽口水,铆足了力气手底下紧忙活,恨不得赶快干完了开饭。不出费通所料,仅凭这几十个人,纵使用上了吃奶的力气,甭说把那棺椁抬上来,挪动一下都不可能。众人一齐望向费通,等他拿主意。
费通也是耗子拿花椒——麻爪了,棺椁抬不上来,后边的活儿就没法干,只得求在场看热闹的闲人帮帮忙。可他求告了半天,谁也不愿意伸手,怕沾上晦气。费通见求爷爷告奶奶这套没用,把心一横,瞪起小眼睛,看见谁喊谁:“我告诉你小二子,你要不过来,哪天你犯了事,别说我不保你。还有挑水的大老李,别你妈揣手看热闹,头些日子你干了什么你自己心里明白,没找你是给你留面子,赶紧下来搭把手。姓袁的你也下来,你要不下来,往后你在园子里说相声,有人闹场我可不管。”那位问了,说相声的不去卖艺赚钱,怎么也跑来看热闹?一般来讲,说相声的都是下午开始演出,一直演到半夜。再者说,过去艺人也讲究体验生活,遇上什么新鲜事,别人看完了顶多当成谈资,艺人可是入了脑子走了心思,当天演出时就能把这个事加几个“包袱”编排成“现挂”,没准儿就从“倒二”改“攒底”了。费通这一通吓唬还真顶用,您想啊,大白天什么也不干,专门来坟地看热闹的人,大多是游手好闲之辈,谁能没点儿短处?有几位亏着心的,立马跳下坟坑帮忙,一个拽俩,俩拽四个,帮忙的人把坑都占满了。众人俯下身来,两只手抠住棺椁底帮,费通在旁边喊号子,“一、二、三,三、二、一”地喊了半天,众人一起铆足了劲儿,却似蚍蜉撼树,棺椁一动也不见动,费通急得原地直蹽蹦。
这一下窝囊废真没主意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虾没头凑过来给费通出主意:“费头儿,韦家大坟南边不是有个冰窖吗?”
费通把话一拦:“这又不是运死尸,还得拿冰镇上?”
虾没头说:“嗨!您没听明白,镇着干什么?冰窖里不有绞盘吗?咱把那玩意儿借来不就行了?”
费通茅塞顿开:“对对对,还是你脑袋瓜子好使,别愣着了,赶紧去吧!”
旧时天津卫大大小小的冰窖不少,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寒冬腊月在河中采冰,运回来窖穴而贮,其余三季拿出来卖。伏天销路最好,像什么鲜货行、渔行这样的买卖,常年离不开冰;小生意也有用冰的,比方说卖酸梅汤的、卖雪花酪的,这些消渴解暑的东西,非得冰冰凉凉的才有销路;老百姓家里也买,镇个西瓜、冰点儿凉茶,又方便还不贵。富贵人家那时候就有冰箱,其实就是一个木头柜子,里面分两层,上层放食物,下层放冰块。冰窖里都有绞盘,因为冬天从河里采上来的大冰坨子足有上千斤,靠人力根本弄不上来,就得在河边架设绞盘,用牲口往上拉。虾没头领命直奔冰窖,去得快回来得也快。开冰窖的可惹不起巡警,眼下这又是官厅大老爷亲自派下来的差事,找你借东西是瞧得起你,不光绞盘,连骡子带牲口把式全借来了。众民夫七手八脚过来帮忙,在坟坑边布置了绞盘,有人跳进去用粗大的麻绳捆住棺椁。那边把骡子也套上了,牲口把式一扬鞭子“驾驾驾,喔喔喔”,两头大骡子原地打转拉动绞盘,麻绳一圈一圈越转越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缓缓将金丝楠木的大棺椁往上抬升,泥水顺椁盖“沥沥啦啦”淌落。有人找来脚手板子搭在大坑两侧,铺设一层原木,再把棺椁放在原木上,用绞盘平行拖动,稳稳当当挪到地面上。从近处看,棺椁更为巨大,大漆脱落的地方露出木料,也是乌黑锃亮的,道道金丝隐在其中。正经的金丝楠阴沉,又叫乌木,埋在坟土泥水中一两百年,如今出了土,见了天,大漆依旧光亮如新,可以照见人影,在场之人无不惊叹。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交头接耳,纷纷议论。其中有个木匠师傅,一眼就看出门道了,嘴里不停叨咕:“真开了眼了,我干了这么多年木匠活儿,这还是大闺女上轿——头一回,头一次看见这么阔气的套棺。您看看,料多讲究咱先不提,您就看这工,没用一根钉子,独拼独面、榫卯相连,这玩意儿可太少见了!”
而今把棺椁抬上来了,下一步得按照韦家的吩咐,开棺整理。换一条陀罗尼经被,也就是裹尸的锦被,再重上一道大漆。费通让人用杉篙搭起脚手架子,上边按了滑轮,点手唤过十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手持鸭嘴撬棍,顺椁盖下方插进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裤腰带崩断了三四条,才撬开一点儿缝隙,用绳子穿过去将椁盖捆上,经过滑轮再与绞盘连接。牲口把式赶着两头大骡子再次转动轮轴,升起椁盖吊到半空。棺椁中满是黄褐色的尸水,这些浑汤子不仅是死人身上出的,还有从缝隙里渗进来的,按说该当腥臭难闻才对,围观之人却嗅到一股子异香。
费通顾不得香臭,只想把活儿干完赶紧分钱。他命人拿来大海碗,也叫和尚碗,一碗一碗将棺椁里的水淘出去。瞧见里边的内棺,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香气扑鼻,原来金丝楠的木椁中装着一具黑檀木棺材,深埋多年还发出檀木的清香,这得是多好的木头?
外椁中的尸水见了底,看热闹的又是一片哗然。但见棺与椁之间的空隙中,依次摆放了十八盏莲花灯,连灯架带灯托足有一尺多高,皆为赤金打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围观的人们全看红了眼,咂着舌头在暗暗盘算,一盏赤金灯至少二斤多,十八盏得多少钱哪?
众目睽睽之下,费通不敢打歪主意,忙让先生登录在册,亲自拿来一条大口袋,小心翼翼将这十八盏莲花灯装进去,交给手下收好,等到再下葬的时候,还得给人家摆上。在此之前务必严加看管,磕掉一个花瓣儿也赔不起。接下来该起内棺了,此时此刻,围观民众全盯着那具黑檀木的棺材,仅在外椁中就这么多金子,棺材里头指不定还有多少陪葬的珍宝呢!
旧时迁坟老例儿多,死人不能见天。费二爷想得周全,早就准备好了杉篙、苫布,几个干活儿的民夫手脚麻利,没一会儿便搭起一座天棚。再次转动绞盘,将黑檀木的棺材抬出,稳稳当当停在金丝楠木椁旁边,檀香气味越发浓烈。看热闹的全瞪大了眼,想在开棺的那一刻,瞧瞧棺中这位达官显贵的尊荣。怎知黑檀木的棺材浑然天成一般,看不出任何缝隙,连根绣花针都插不进去,鸭嘴撬棍也派不上用场,又不可能大刀阔斧地劈棺。在当时来说,这样一具檀木棺材,怎么也得千八百块银元,劈了谁赔得起?费通急中生智,叫来虾没头和蟹掉爪,让他们前去搬请一位高人!
4
费通让虾没头和蟹掉爪带上他的片子,赶紧搬兵请将,找个懂行的来。找谁呢?宝和桅厂的老当家——鼎鼎大名的老木匠田宝和。宝和桅厂又叫宝和寿厂,说白了就是棺材铺。老天津卫将干这一行的人叫“大木匠”,也有叫“斜木行”的,因为棺材前头大、后头小,前头高、后头矮,木匠干活儿时放的都是斜线。开棺材铺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但在过去可是属于暴利行业。世上从无不死之人,没钱的主儿倒头了,好歹也得买口薄皮匣子;有钱人家的棺材则贵到离谱,大小、样式、木料、做工全有说道,多少钱的都有。田宝和技艺精湛,开设了宝和桅厂,买卖干得不小。家里头五儿二女,五个少东家子承父业,大小连号开了十几家,在南方包了一座山头,专供他们家的木料。这么说吧,天津卫九河下梢十里八乡,凡是坟地里埋的,得有一半是宝和桅厂的棺材。
当年的手艺人以地方分派别,称为某某把,北京帮的工匠称为京把,天津帮的工匠称为直隶把,手艺上各有特点。京把打出来的棺材体统大方,格局端正,严丝合缝。直隶把做活不太注重外观,只管结实,真材实料,因为天津卫水多地皮浅,棺材埋在地里很容易被泡烂了。田宝和打的棺材集两地之所长,又气派又结实,堪称一绝。手艺好只是其一,打完了棺材还得会卖,这个更不容易。天底下三百六十行,或有幌子,或能吆喝,唯独棺材铺不行。咱就拿幌子来说,幌子也叫“布招”,酒铺有酒幌子,鞋铺有鞋幌子,店里卖什么,幌子上画着什么,但谁见过棺材幌子?门前挑起一根竹竿,幌子上面画一具大棺材,再写上三个大字“棺材铺”,那还不把人都吓跑了?再说吆喝,九腔十八调、棕绳撬扁担,吆喝买卖讲究“上下有句、高矮分音”,为了合辙押韵,听着也好听。棺材铺没法吆喝,横不能站在门口嚷嚷:“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不买的不要紧,躺里边试试也行……闲了置忙了用,有大有小哟,买回家预备着吧,早晚用得上!”这可不是人话。不挂幌子也不吆喝,上门拉主顾行吗?让小伙计上药铺门口等着,瞧见愁眉苦脸出来一位,抢步上前请个安,嘴里还得客气:“这位爷,您甭发愁,病治不好没关系,我们桅厂有上等的寿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买口大的还能搭您一口小的,买一送一,万一家里小少爷死了,不用再买了。”照这么做生意,还不让人打死?因此说干这一行买卖,最主要的是手艺,其次是路子广、走动宽。上至官商富户,下至贩夫走卒,各行各业都得交朋友,不为别的,就为让人家知道有你这么个人,真到事上就想起来了。除此之外,田宝和还立下几条规矩:首先,主顾不分大小,必须一视同仁,不能狗眼看人低。卖给有钱人一具金丝楠的大材,一把挣上千的银元,这你得点头哈腰招待好了;卖给穷主儿一具狗碰头的薄皮匣子,连本带利不足两块钱,你也得毕恭毕敬,不能光图眼前利,还得赚一个名声,在外的名声好了,这买卖才好干。再有一条规矩,即便身穿重孝的客人来了,也不能问人家是否买棺材,得问:“您今天给谁管点儿闲事儿?”转着腰子说,免得人家不愿意听。还有就是不能“转空”,客人选中了棺材,人家不说什么时候送,绝对不能往丧家抬空棺材,万一家里那位还没倒头,不也是讨打吗?
回过头来再说虾没头和蟹掉爪,两人从韦家大坟出来直奔御河边。“御河”指天津卫的南运河,因为走过龙船得了这个别名。二巡警步履匆匆,顺御河边来至宝和桅厂,离老远就望见各种木材堆得跟小山相仿,锯木头的香味扑鼻而来。当家的田宝和已经八十多了,老爷子头发、眉毛、胡子全白了,手上、脸上全是寿斑,在门口支了张躺椅,旁边小桌上摆着茶壶、烟袋,正在这儿眯缝着眼睛晒太阳,见有两个巡警上门,忙起身相迎。虾没头和蟹掉爪一贯见人下菜碟,知道这老爷子家大业大,又有些个威望,当下有事相求,不敢造次,客客气气说明来意,双手递上费通的片子。本以为田宝和这么大的身价不容易搬请,没想到老爷子一口应承了。他们不知道田宝和的心思:这桩差事不大,却是官派的,宝和桅厂的买卖再大也是平头百姓,这叫“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不论蓄水池警察所的巡官,还是官厅大老爷,哪个他也不想得罪。再一个,虾没头和蟹掉爪见了面一顿胡吹海侃,说那具黑檀木的棺材怎么怎么出奇,田宝和干这行一辈子了,也想长长见识、开开眼界。当下让二巡警头前带路,出了宝和桅厂,在道旁等了半天也没等来拉胶皮的。虾没头和蟹掉爪心急如焚,四下里一踅摸,瞧见桅厂门口有一辆独轮的小木头车。他们俩也真有主意,把老爷子放在车上,推上车一路往回走。
放下路上那爷儿仨不提,再说韦家大坟这边。费通心里明白,他们这一去一回,再快也得半个多时辰,这已经快到晌午了,就让干活儿的人赶紧洗手、洗脸,坐下来吃饭。三十个大小伙子干活儿麻利,吃饭更快,挺大的馒头一手抓起三个,几口就吞下肚,你一个我一个比着来,谁也不肯示弱。等到笸箩里的馒头、酱牛肉见了底,众人望见虾没头和蟹掉爪推着小车过来了,车上端端正正坐定一人,正是桅厂的老当家田宝和田师傅。就见这个老爷子发似十冬白雪,面赛三秋古月,善目清亮、精神矍铄,三山得配、五岳均匀,一捧银髯胸前飘洒,小衣襟短打扮、白袜青鞋,打扮得还跟个小木匠一样,全然没有大东家的架子。下得车来当场一站,腰不塌膀不晃。虾没头和蟹掉爪献殷勤,上前要去搀扶。田宝和一摆手:“不必!”脚步如飞来至韦家大坟中央。众人暗挑大指,嘿,老爷子是真精神!
旧社会当巡警的绝不会给老百姓敬礼,但是田宝和在九河下梢德高望重,年岁又长,费通请人家来帮忙,也不能失了礼数,一时手足无措,实不知如何是好,想给敬个礼,来人却不是官厅大老爷,没这个规矩,只得过去冲老爷子一抱拳。大伙儿一看这叫什么礼节?警察给平头百姓抱拳拱手?
当虎杖鸣人成为高专教师 穿书后我娶了敌国质子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仕途红人之驭娇有术 咸鱼美人,娃综爆红 失恋后,发现好兄弟是清冷校花 穿成渣A救老婆 霸道总裁爱上我 假千金她努力当作精 夺鸾 原来我是美强惨[快穿]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 男神第一妻 还没离婚 元素仙主 当骤雨初至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薄宴沉唐暖宁 我和假千金都是穿书的 快穿:系统总让我作死 晓玲的快穿日常
嫁给我,我可以替你报仇。陆白,亚洲第一跨国集团帝晟集团总裁,商业界最可怕的男人。传闻他身后有着最庞大的金融帝国,身边从未有过什么女人,传说他是夏儿想,管他呢,安心地做她的总裁夫人虐虐渣最好不过了。只是婚后生活渐渐地不一样了,看着报纸上帝晟总裁的采访,安夏儿方了你你你什么意思,不是说好我们隐婚的么老...
听说她在占卜,他捧着手眼巴巴的就过来了爱卿,你给本君算算,今晚是本君睡了国师呢?还是国师睡了本君?她哆嗦了一下,一脚就踹了过去谁都不睡!她今晚就阉了你!!重生前,她是惊才绝艳的大占卜师,重生后,她还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品国师,可是,她算了两世,却没算到自己这一世会犯桃花国师大人,不好了,帝君来了!卧槽!她一下子就从八卦盘里站了起来他来干什么?他不干什么!那就好那就好!她狂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小太监欲哭无泪可他说了,今晚他夜观星象,是个鸾凤和鸣...
一个集合口袋妖怪,数码宝贝等等游戏,动漫的游戏正式登陆全球,谁才是最强的训练家,谁才是游戏里最强的宠物,且看罗炎称霸漫兽竞技场,一步一步从无名小卒爬上神坛。...
一个转世失败的神农弟子,想过咸鱼般的田园生活?没机会了!不靠谱的神农,会让你体验到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师父别闹,就算我病死饿死从悬崖跳下去,也不种田,更不吃你赏赐的美食真香啊!本人著有完本精品农家仙田,欢迎阅读。QQ群42993787...
甜宠无虐+日更+萌宝+智脑一个大佬和重生来的小媳妇甜蜜日常!一个娱乐小透明凭借智脑逆袭成超级影后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