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5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6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7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
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4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1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2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1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译: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之:代指桃花源人。
2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亲戚背叛反对他。之:代指道的君主。
3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所以战胜了他们。之:代指齐国军队。
4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译:杀死了狼。之:代指狼。
5箬篷覆之。(魏学伊《核舟记》)译:用箬篷叶做成的船篷覆盖在上面。之:代指船舱。
6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译:关上窗户。之:它,代指窗户。
守墓五百年,出山就把冰山女神惹哭了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兵王的黑道生涯 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 钟小艾给我,侯亮平急眼 绝症最后半年,总裁妻子悔红了眼 谍海无名 我心事故 红袖山河志 我的身体中有七座地狱 灵魂摆渡船 女穿男:嫡次子的团宠日常 被贬后,皇帝马甲曝光 我才不是人外龙傲天的老婆(穿书) 重回七七,挣钱从离婚开始 综影:都市剧的高甜日常 不复合,别沾边,姜小姐又美又飒 都市仙尊 绝地行者 棒!王妃挺起孕肚搬空京城去流放
...
最强系统,我就是最强!还有谁?叶风看着众多的天骄,脸色淡定无比!获得最强系统,经验可复制对方的功法神通,可升级功法神通品阶无所不能,唯有最强!碾压苍穹,打爆世间一切不服者!...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海河大学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是我命中注定要搬砖已有两本百万字完本书超级村主任最强退伍兵,可以放心入坑!大国工程书友群,群聊号码492691021新书重生之大国工匠...
一张从始皇帝皇宫流传出的长生不老药地图,解开不死不灭之秘。一代名将,将守,从万人敌,到无人敌的重生之路!九龙吞珠读者交流群721466643)...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来自现代的灵魂,入主王侯之家,却命悬一线君王之路,前狼后虎,他将何去何从!大争之世,群雄并起,谁能主宰沉浮!魏无忌寡人这辈子只信刀剑说话,管你诸侯还是天子,不服的有种就站出来。本书群号327625454PS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