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9章 诡信篇一(第1页)

《长短经》,又名《反经》,是一部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诸多思想的谋略奇书,而其中的《诡信篇》更是以独特视角,深入探讨了忠信与诡诈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开篇便抛出一个极具颠覆性的观点:“代有诡诈反为忠信者也。”这意味着在特定时代背景与情境下,表面上看似诡诈的行为,实际上可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忠信。紧接着引用孔子所说“君子贞而不谅”以及“信近于义,言可覆也”,强调行为的准则应是“义”,而非单纯的守信。也就是说,当面临选择时,如果坚守承诺违背了“义”,那么适时变通、放弃诺言,或许才是更正确的做法,这为整篇文章定下辩证看待忠信与诡诈的基调。

为了更生动形象地阐述观点,文中列举了多个历史事例。叶公向孔子讲述自己乡里有个“直躬者”,父亲偷羊,儿子出面作证。在常人看来,这儿子正直无私,但孔子却给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在自己的观念里,真正的“直”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情伦理在这种情况下超越了简单的是非判断。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道德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下,对“忠”与“直”的定义会产生巨大差异。这也引发我们思考,在生活中面对复杂的道德困境时,不能仅依据单一的标准去评判,而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楚国围困宋国,晋国派解杨出使宋国,让其传达坚守不降的信息。解杨途中被郑国抓住献给楚国,楚王重金贿赂他,让他向宋人传达相反的话,解杨假意答应。可当登上楼车面对宋人时,他还是如实传达了晋君的命令。楚王要杀他,解杨却义正言辞地回应:君王制定正确命令是义,臣子执行命令是信,信要承载着义才有价值,自己从君主处接受命令,就只有以死完成使命,不能被贿赂。他这种表面看似违背对楚王承诺的“诈”,实则是对自己君主的“忠”,对国家大义的坚守。这表明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权衡利弊,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或一时的承诺所迷惑。

苏秦为燕国游说齐国,成功让齐国归还燕国十城。但他回燕后,有人诋毁他是反复无常的卖国之臣,燕王也因此疏远他。苏秦为自己辩解时,列举了尾生、伯夷、曾参三人的高尚品行,却指出如果自己像他们一样,就无法为燕王奔走效力,完成退齐兵、得十城的功绩。他认为“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意思是单纯追求个人的信誉操守,只是自我保全的方法,不利于在复杂的局势中积极进取。苏秦的行为虽然看似诡诈多变,但从结果来看,他维护了燕国的利益,这体现出在国家政治等复杂事务中,不能拘泥于个人的小信小节,而要着眼于大局。

通过这些事例,《诡信篇》得出“谲即信也,诡即忠也。夫诡谲之行,乃忠信之本焉”的结论。也就是说,诡诈与忠信并非绝对对立,在特定的条件下,诡诈可以成为实现忠信的手段,而表面的忠信有时可能掩盖着更深层次的危害。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面对复杂问题和艰难抉择时,要有灵活变通的能力,以“义”为核心,权衡利弊,做出最恰当的决策,而不是被固定的道德观念或常规思维所束缚。

《长短经·诡信篇》相关典故详解

一、尾生抱柱:守信的极端悲剧

《庄子·盗跖》记载,尾生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普通男子,与一位女子相爱并约定在桥梁之下相会。约会当日,尾生早早来到桥下等待。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暴雨倾盆,河水迅速上涨。女子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赴约,而尾生为了坚守与爱人的约定,始终不肯离去。随着水位不断升高,他紧紧抱住桥柱,直至被汹涌的洪水淹没,最终失去生命。

苏秦在《诡信篇》中提及尾生,并非否定他信守承诺的品质,而是以此为例,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过度拘泥于单纯的守信,可能会导致悲剧结局,甚至无法实现更大的价值与目标,从侧面论证了不能刻板遵循单一准则,而需灵活应变的观点。

二、伯夷叔齐:义的坚守与时代冲突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位王子。国君临终前,遗命传位于叔齐。但叔齐认为伯夷是兄长,更应继承王位,执意要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却秉持着传统的礼制观念,不愿接受,为了不违背父亲遗命和弟弟的意愿,他悄然逃离孤竹国。叔齐得知后,也毅然追随兄长而去。

后来,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拦住周武王的马头进谏,认为臣子讨伐君主是不忠不义之举,违背了君臣之道和仁义伦理。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以食周朝粮食为耻,隐居于首阳山,靠采摘野菜充饥,最终饿死在山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秦引用这一典故,意在说明伯夷、叔齐虽然坚守自己心中的道义与准则,但在时代变革与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这种固执的坚守有时不仅无法改变局势,还可能阻碍个人或国家在实际事务中采取更有利的行动,进一步强调不能脱离实际情况空谈道德与信义。

三、曾参至孝:孝道典范与行事局限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道闻名天下。他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母亲在家思念他时,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在外面就能有所感应,立刻赶回家中。父亲曾点去世后,曾参对父亲的祭祀极为重视,即使后来家中贫困,每次祭祀父亲时,他都会尽力准备丰盛的祭品,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和敬意。

然而,苏秦将曾参的至孝与自己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纵横捭阖相对比,指出像曾参这样专注于个人品德修养与家庭伦理的行为,虽然值得尊敬,但在处理国家政治、外交等复杂事务时,仅仅依靠这种个人的高尚品德,难以达成富国强兵、抵御外敌等实际目标,借此说明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策略。

四、解杨使宋:表面诡诈背后的忠义

春秋时期,楚国包围宋国,形势危急。晋国为援救宋国,派遣解杨出使宋国,让他传达坚守城池、等待援军的信息。解杨在前往宋国途中,不幸被郑国抓获,并被献给了楚国。

楚王深知解杨使命的重要性,便以重金贿赂他,要求他向宋人传达相反的信息,即晋国不会前来救援,劝宋人尽早投降。解杨面对诱惑,假意答应了楚王。但当他登上楼车,面对城内焦急等待的宋国军民时,他毅然违背与楚王的约定,大声传达了晋君让宋人坚守的命令。

楚王得知后大怒,要将解杨处死。解杨却从容说道:“君王制定正确命令是义,臣子执行命令是信,信要承载着义才有价值,我从君主处接受命令,就只有以死完成使命,不能被贿赂。”解杨表面上对楚王的欺骗行为,看似诡诈,但实则是对晋国君主的忠诚,对国家大义的坚守,深刻诠释了在特定情境下,行为的本质与表象可能截然不同,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对错。

红楼梦新编白话版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师父快住手,我可是你徒弟  绝区零:我竟是挽昼爱徒  天灵根都换给你了,还委屈什么  前朝太子在江湖耀武扬威  重生之你灭我全家,我必涂你全族  战双我就是这么护犊子有本事砍我  斗罗:重生万年前,带飞宁荣荣  逆命修仙传  捉妖小仵作  影月之传奇  快穿之改变be世界  轩帝人生之主  穿越民国,抄书从法兰西开始  我在全息武侠游戏里成了邪神  南疆炼蛊三十载,世人敬我如敬神  人在斗罗,我的系统去哪了?  带空间去六零随军,在大院成团宠  人的一生应该怎么活  

热门小说推荐
特种岁月

特种岁月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大话之神

大话之神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